收 起
南社明清古村落
作者:EnricoHenry
南社古村位於茶山鎮,為明清古村落。整體造型好似一條船, 節慶有傳統婚慶表演。呢度嘅交通亦都好方便,裡面亦都有食飯嘅地方。呢度係有著 800 年歷史嘅南社明清古村,雕花翹檐式古舊建築櫛次鱗比,古建築班保存良好, 冇太多後期添加,小資情調兼顧, 驟眼仲真有時光倒流嘅感覺。 古舊嘅深巷, 睇唔見篤, 望唔見出處。村道旁枝葉繁茂嘅古榕樹下有一口大池塘,兩旁係青磚建造嘅舊式老房子,小橋流水,楊柳依依,古建築倒映喺水中,池水唔起一絲波瀾,零舍安詳。古村內有好多古老嘅祠堂,雕工精細猶如一條靚麗嘅風景線,每座祠堂都係家族對前人開枝散葉嘅感謝,同同對後人光宗耀祖嘅期待。走入細看噉啲浮雕,雖然顏色掉落嘅差多咗,但卻依舊栩栩如生,令人讚歎。 南社村古建築嘅百歲坊係為紀念百歲嘅四位老壽星而建。 旁邊仲有百歲翁祠,係一位百歲老人遺命用自己所居古屋改建嘅。 資政邸,係光緒年進士,官至禮部主事嘅謝元俊嘅府邸。 佢坐落喺小丘之腰,石級,攔河仲保持住當年嘅高貴氣派,兩廊嘅花楣精美絕倫,廳中嘅垂花門鏤刻住花卉羣鳥,上面嘅孔雀尾、鳳凰頭都凸出木外,栩栩如生。 南社村嘅古建築班同“客家攬”、“潮汕大屋”有所唔同,佢代表嘅係珠三角地區水鄉特色,每一民居都單家獨戶稱「家廟",“家廟"前有自家嘅水井、麻石小巷。 每家嘅麻石小巷都隔著一條小水道。 “家廟”建築,多為四柱三間三樓磚石牌坊式建築,樓為歇山頂,檐下如鬥拱,門額上配有雕刻精美嘅木雕。 上百間民居錯落交織,喺密集嘅樹叢中閃現住古典嘅韻味。 “家廟"門樓上無論係動物仲係花鳥嘅木雕、石雕全都栩栩如生。 任天公祠,清同治十二年為村中謝氏第十四代子孫謝任天而建,1996年重修。 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兩進兩廊一天井合院式佈局,總面闊9.45米,總進深14.9米,佔地面積約142平方米。 磚木石結構,青磚牆體,紅砂喦牆裙、勒腳、門框、柱同柱礎;硬山頂,擡梁同穿鬥混合式梁架,人字山牆,灰塑龍船脊,上立一對鰲魚,綠琉璃瓦當同滴水。 門前有三級紅砂岩台階,左側立有4塊進士麻石旗杆夾。 百歲祠,明萬曆二十年(1592)為紀念村中百歲老人而建,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重修。 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兩進兩廊一天井合院式佈局,總面闊18.4米,總進深10.7米,佔地面積約195平方米。 磚石木結構,青磚牆體,紅砂喦牆裙、勒腳、門框、柱同柱礎。 硬山頂,人字山牆,首入灰塑博古紋脊,上立一對鰲魚,二進龍船脊,綠琉璃瓦當同滴水。 首進屋頂以牆體承重,二進前部分瓜柱擡梁承重,後部分以牆體承重。 該祠對研究明清時期嶺南地區祠堂具有好高嘅價值。 簡齋公祠,建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清光緒三年(1877)、2004年重修。 坐西北向東南,三間兩進兩廊一天井合院式佈局,總面闊9.4米,總進深15.2米,佔地面積約143平方米。 磚木石結構,青磚牆體,紅砂石勒腳;硬山頂,擡梁同穿鬥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牆,灰塑屋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 藮谷公祠始建於清康熙三年(1664年),為南社謝氏八世祖藮谷公而建,公祠坐北朝南,二進三開間四合院落式佈局,硬山頂擡櫟同穿鬥混合棵結構,兩側廊房為歇山頂,中間留有天井,便於採光同空氣流通,建築面積約116.3平方米。 雲蟠公祠俗稱“花廳”,座落於百歲塘北岸嘅富貴巷,毓生樓(俗稱西樓)之後。 毓生樓(俗稱西樓),係南社村保存得比較完整嘅一座獨具民國特色嘅民居,外部係西式小洋樓造型,內部保留中式“四水歸源”嘅天井同金字屋嘅結構,居所中西合璧,係謝毓生所建,故名毓生樓。 南社謝氏宗祠位於百歲坊對面,建於明正德十五年,清代曾修繕,1995年重修。坐南向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佈局,總面闊9.6米,總進深12.7米,佔地面積約122平方米;磚木石結構,青磚牆體,紅砂喦立柱、門框、牆腳石,麻石柱礎、台階、塾台。硬山頂,擡梁同穿鬥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牆,灰塑屋脊,碌灰筒瓦。頭門掛匾"謝氏宗祠”,進門屏風。後堂懸掛“聚順堂”木匾。後堂神台供奉陳留堂上謝氏歷代祖先神主牌同明九世祖至民國廿三世謝氏祖先牌位。 雲野公祠堂號為“敬德堂”,面積158.8平方米,集資金額,港幣58萬元,人民幣2萬8千元。 祠堂中嘅獅階礎柱均為麻石,梁桁檐罩都係仿古木構件。 東園公祠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中心,雲野公祠左側,建於清宣統三年(1911),村民因東園公祠面積小而擇址新建,1991年重修。 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佈局,總面闊9.9米,總進深16米,佔地面積約158平方米。 磚木石結構,青磚牆體,紅砂石勒腳;硬山頂,擡梁同穿鬥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牆,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 頭門封檐闆木雕精美,貼紅紙書"東園公祠"。 後堂神台處原供奉東園公神位。 應洛公祠位於東園公祠左側,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2004年重修。 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佈局,總面闊10.8米,總進深20.8米,佔地面積約225平方米;磚木石結構,青磚牆體,紅砂石勒腳;硬山頂,擡梁同穿鬥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牆,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 頭門匾額陽刻“應洛公祠",進門有屏風。 頭門前建有圍牆。 後堂掛匾“懋本堂",神台處供奉應洛公同謝氏歷代祖先神位。 應洛公為南社謝氏十四世祖。 晚節公祠位於應洛公祠左側,建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2004年重修。 坐西北向東南,三間三進四廊二天井合院式佈局,總面闊11.75米,總進深22.5米,佔地面積約264平方米。 磚木石結構,青磚牆體,正面牆裙紅砂喦。 硬山頂,擡梁同穿鬥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牆,灰塑龍船脊,碌灰筒瓦。 頭門檐下壁畫、木雕精美,入門有擋中。 後堂神台處供奉明七世祖至明十一世祖神位。 後牆內有乾隆四十年重修碑兩塊。 少簡公祠位於晚翠公祠左側,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1997年重修。 坐南向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佈局,總面闊9.7米,總進深9.4米,佔地面積約91平方米。 磚木石結構,青磚牆體,紅砂石勒腳;硬山頂,擡梁同穿鬥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牆,灰塑龍船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 頭門紅石陽刻“少簡公祠",掛“文丞武尉 起鳳騰蛟”對。後 堂懸掛“褒德堂”木匾,神台處供奉少簡公同歷代祖先神主牌。 該祠對研究清代東莞地區祠堂同南社村、謝氏家族等具有一定嘅價值。 晚翠公祠: 為南社謝氏七世祖謝晚翠嘅房祠, 亦都係始建於明萬曆年間 (1610 且),1937 年、 1998 年重修。坐東南向西北,為三間二入合院格式佈局,頭門設兩塾台,頭一進大門好簡樸。牆基同門框、門楣均為紅砂巖材質, 兩側門柱刻對 “澤由七世,衍派千枝", 橫額 “晚翠公祠" 。進門係一個窄長嘅木質擋中屏風, 背面亦都有對聯: "居鄉當敦倫睦族,入廟須尊祖敬宗” 。正屋上懸“仰徽堂」橫匾,下邊供奉先祖牌位。佔地面積212.16平方米。磚木結構,硬山頂,招梁同穿半混合式木作梁架。 南社關帝廟,又名武帝廟,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東坊村民小組辦公室左側,建於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2002年重修。 坐西向東,三間二進一香亭一天井合院式佈局,總面闊18米,總進深20米,佔地面積約360平方米。 磚木石結構,青磚牆體,紅砂岩腳。 硬山頂,擡梁同穿鬥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牆,灰塑屋脊,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 頭門兩側塾台,掛匾“武帝廟”,進門有屏風。 天井中建獨立香亭。 正廳內掛匾「乾坤正氣”,供奉關帝神像。 該建築壁畫、灰雕、陶雕、石雕精美,對研究清代嶺南建築具有重要嘅價值。 百歲坊位於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十年(1592年)壬辰歲至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歲。 遠古時候醫學尚未發達“人生七十古來稀"。 當時南社村謝彥慶、謝實斯、謝振侯妻黃氏、謝彥眷妻葉氏,皆壽百歲。邑 令李文奎,郡守趙元上報朝廷,題請建坊紀念,經朝廷批準,準予賜金建祠,公祠命名“百歲坊”。所 以百歲坊嘅正面好似牌坊一樣建築,後面係祠,體現當時對女性嘅尊重。 故祠堂匾稱「仁壽堂”。 謝遇奇家廟位於南社村東坊47號左側,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1997年重修。 坐南向北,三間二進二廊一天井合院式佈局,總面闊13.75米,總進深21.35米,佔地面積約294平方米。 磚木石結構,青磚牆體,紅砂石勒腳。 硬山頂,擡梁同穿鬥混合式梁架,鑊耳封火山牆,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 百歲翁祠,又名社田公祠,位於南社村北一40號左側約10米,建於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清光緒十年(1884)、中華民國六年(1917)、1999年重修。 坐南向北,三間三進四廊二天井合院式佈局,總面闊10米,總進深21.7米,佔地面積約217平方米。 磚木石結構,青磚牆體,紅砂喦立柱、門框、牆腳石。 硬山頂,擡梁同穿鬥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牆,灰塑屋脊,碌灰筒瓦。 景點位置: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 門票:30元學生證半價
*攻略內容來自線上,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廣東最新攻略
廣東旅遊線路推薦 MORE
主頁
線路
攻略
精選
視頻